5月18日是血管健康日。
“5.18”源于一个指标值:5.18mmol/L即正常人血液内总胆固醇异常的临界值。
血管是人体重要的运输通道,连接着身体的各个器官,24小时不停的运输营养、排出废物,是人的生命通道。血管畅通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如果血管不健康,将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
❤
血管堵塞危害及征兆有哪些?
1.突发胸闷:要警惕肺动脉栓塞
长时间坐着或者卧床后站起活动时,突然感觉胸闷气紧,甚至晕倒,要警惕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严重时可出现猝死,因此出现上述表现应尽快到急诊就诊。
2.胸痛:可能是冠心病、心梗
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血管,如果发生了堵塞、狭窄,心脏供血就会受到限制,缺血严重便会产生胸痛。如果是持续性胸痛,则有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3.一侧肢体无力:当心中风
突发一侧(包括上肢和下肢)无力,提示脑动脉或颈动脉发生了堵塞。同时还伴有说话口齿不清,一侧口眼歪斜等。
4. 水肿、尿量改变:警惕肾动脉堵塞
肾动脉负责肾脏的血液供应,如果斑块产生在肾动脉,就可能使肾脏动脉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影响肾功能,产生乏力、食欲下降、尿量改变、肢体水肿等症状。
5. 走路腿疼:可能提示下肢动脉堵塞。
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病变的可能性更高,一定要格外重视。
❤
伤害血管健康8个坏习惯
1.喜食油腻 高糖食物
油腻食物吃得太多,就会使过多的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血管病变。
2.摄入过量盐
食盐会阻碍一氧化氮的释放,妨碍血管的扩张能力,增加血管风险。
3.长期压力大
压力过大,长期得不到缓解,会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4.久坐不动 缺乏运动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坐立,会导致人体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
5.吸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干扰血液中的脂质代谢。
6.长期熬夜
熬夜会打乱生物钟,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
7.过量饮酒
酒精代谢产物损伤血管内皮,长期酗酒会导致高血压和心肌病变。
8.忽视慢性病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若不控制,会持续损伤血管,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
血管健康如何筛查?
1.测血压、血糖、血脂等。
2.专科检查:颈动脉超声、心脏及下肢静脉彩超、CTA等。
❤
如何科学保护我们的血管健康
1.合理膳食:主要是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全谷物、膳食纤维及鱼类的摄入。限制油脂摄入总量,20~25g/d。采用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替代饱和脂肪酸(动物油、棕榈油等)。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适量碳水化合物,避免饮用添加人工甜味剂的饮料。
2.身体活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等。如不能达到标准者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选择适宜的活动强度与时间,减少久坐行为。
3.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限制热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体重指数<24kg/m2,腰围<90/85cm(男性/女性)。
4.戒烟:吸烟是心血管病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量越大、时间越长发病率及死亡风险越高。
5.控制酒精摄入:每日的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g ,女性不超过15g。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肝肾功能不全及青少年不建议饮酒。
6.保证健康睡眠:每日保持7-8小时充足的睡眠时间及良好的睡眠质量。
7.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抑郁、焦虑、暴怒等精神异常不利用血管健康。
8.做好慢病管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注意!定期检查血脂很重要
1.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5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
2.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
通讯员:胡金平
编辑:周琦尧
初审:李春华 | 复审:祝宇杰
终审: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