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白血病
你的脑海中第一时间闪过的是什么?
是不是“不治之症” “化疗” “骨髓移植”
这样的字眼?
其实
在白血病家族
有一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俗称“慢粒”)
或许你对它的名字不甚熟悉
但说起电影《我不是药神》
一定熟悉!
影片讲述的就是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故事
9月22日是国际慢粒日
借此机会
我们来一起来了解一下“慢粒”这种疾病。
什么是慢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属于白血病的一种类型。
如果将我们身体看成一座明亮有序的现代城市,那血管就是繁忙的街道。在血管里,无数的细胞各司其职,维持着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其中,红细胞是“设计精巧的物流车”,将氧气源源不断地从肺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白细胞是“勇敢的护卫者”,守护身体并摧毁潜在的有害入侵者;血小板是反应迅猛的“抢修员”,一旦街道出现破损,就立刻上前修补……
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白血病”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白色”和“血液”。CML是白血病的一种,其特征是粒细胞系(特别是中晚幼粒细胞)过度增生。正常白细胞帮助身体抵御感染,白血病时异常的白细胞数量增多削弱了这种防御系统,并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慢粒的病因是什么?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病因在于患者体内的第 9 号和第 22 号染色体发生断裂易位,进而形成费城染色体(Ph 染色体)。这种染色体的异常变化会导致 BCR-ABL 融合基因的产生,该融合基因会调控机体生成过多异常的粒细胞。也正因如此,每年的9月22日被定为国际慢粒日。
诊断 “慢粒”需要做哪些检查?
1.抽血检查
2.骨髓穿刺
得了慢粒会有什么症状?
接近一半的患者在就诊时无症状,多在体检时被发现。CML是一种慢性疾病,症状不典型,如不治疗会逐渐加重。主要表现如下:
慢性期:大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不明原因低热、乏力,或上腹部闷胀感。检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加,骨髓原始细胞小于5%。
加速期: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贫血、出血倾向、脾脏进行性增大,检查骨髓原始细胞大于10%,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大于20%,血小板持续性减少。
急变期:加速期症状明显加重,检查骨原始细胞大于20%。
得了慢粒能治好吗?
CML曾经一度被视为 “不治之症”。然而,随着以甲磺酸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出现,慢性期患者首选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第一代 TKI甲磺酸伊马替尼,对于老年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该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第二代 TKI 如尼洛替尼、达沙替尼,治疗慢粒能更快速获得深层反应。第三代 TKI 如奥雷巴替尼等可以克服T315I突变。已经使慢粒从昔日可致命的“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可控的“慢性病”,患者寿命已接近健康人群。
通讯员:江泽仙
编辑:李怡蓓
初审:王子峰 | 复审:祝宇杰
终审: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