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老年,能吃是福
会吃则更利于身体健康
因生理、心理、经济、社会的改变
决定了老年人有着特殊的营养需求
那么,
老年人该如何健康饮食呢?
一、食物品种丰富,动物性食物充足,常吃大豆制品。
1. 品种多样化:精细粮食与杂粮谷物搭配,努力做到餐餐有蔬菜和不同种类的水果。推荐老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不超过25至30克,盐少于5克。
2.动物性食物换着吃:平均每日120至150g,鱼虾、畜禽肉及蛋类各 40至50g。每餐都应有一定量的动物性食物。食用畜肉时,尽量选择瘦肉,少吃肥肉。
3.吃不同种类的奶类和豆类食物:每日饮用牛奶300至400ml/d或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奶制品。大豆制品口感细软、品种多样,可以食用豆腐、豆腐干、豆皮、豆浆等不同形式的豆制品(大豆15g/每日)。
5.水分摄取很重要:建议老年人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200ml,老年男性达到1700ml,老年女性1500ml,少量多次主动饮水,每次50至100ml。
6.鼓励共同进餐,保持良好的食欲,享受食物美味:主动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制作和分享食物。
二、合理营养是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的主要途径。
人体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肌肉量的减少,肌肉衰减可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延缓肌肉量衰减,良好的营养状况具有关键作用,以下是老年人需补充的营养素以及饮食建议:
三、积极户外活动,延缓肌肉衰减,保持适宜体重。
1.运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根据自身状况和特点挑选自己喜欢的运动锻炼如散步、快走、太极拳等。每周活动时间150分钟至300分钟,阳光下户外活动有利于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延缓骨质疏松。
2.避免久坐:减少日常生活中坐着和躺着的时间,减少看电视手机和其他屏幕时间。
3.适当运动:运动强度目标在心率保持在170减去年龄的心率,说明运动强度恰到好处。
4.保持适宜体重:不宜过胖或过瘦,体重指数(BMI)在20.0 - 26.9kg/m²为适宜,计算方法:体重指数等于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四、定期健康体检,测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缺乏。
1.每年参加1至2次健康体检,及早发现问题,提前预防。
2.记录饮食情况,食物品类尽可能达到每天12种,每周25种以上。
3.患多种慢性病,身体功能明显变差的老人应该接受专业的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评定。接受医学营养专业人员的指导,科学精细饮食,做好疾病治疗、康复中的营养支持。
五、学习中国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
可以参考宝塔的指引,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平衡、进餐量的适中、作息的规律性,就一定能实现营养均衡,加之坚持运动,保持健康体魄。
通讯员:胡金平
编辑:李怡蓓
初审:李春华 | 复审:祝宇杰
终审: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