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LVA)
近日,上饶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成功完成了全市首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LVA)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患肢肿胀显著消退,沉重感和反复感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获得质的飞跃。这标志着我院在淋巴水肿外科治疗领域取得又一重要突破,也为更多淋巴水肿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徐女士(化名)在进行左侧乳腺癌术5年后,发现左上肢水肿已有1年。起初徐女士并未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手臂变得异常粗大、僵硬,不仅影响外观,更存在持续的胀痛和皮肤紧绷不适。她曾辗转当地多家医院求治,传统的保守治疗(如加压疗法、物理治疗)效果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让患者和家人感到无比绝望。
徐女士及家人得知我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可开展淋巴水肿的手术治疗,遂到我院就诊。在烧伤整形手足外科副主任医师余志好的带领下,基于其病情特点,手术团队在充分评估后,决定采用国内前沿的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该手术的核心原理在于在显微镜下将阻塞的淋巴管与邻近的小静脉精细吻合,为淤滞的淋巴液开辟新的“引流通道”, 建立新的“淋巴泵站”。
术前,经血管外科、头颈乳腺科、麻醉科、肿瘤放化科MDT联合讨论,评估风险,充分考虑术中备用方案。术中团队成员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克服了淋巴管管径细小、解剖结构复杂等诸多困难,建立了六个手术切口,吻合12条淋巴管。成功为患者重建了淋巴回流通道。手术历时4.5小时,顺利完成。
术后第一天解除包扎,医护团队为徐女士换药后,行手法淋巴引流及绷带包扎术。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和个体化康复计划指导下:徐女士患肢周径显著减小:患肢由入院时的21.5cm--23.1cm--32.3cm--35.3cm--36.2cm到出院时的17.0cm--19.2cm--24.1cm--29.4cm--35.5cm,左上肢周径平均减少近5厘米。症状明显缓解:沉重、紧绷感基本消失,皮肤质地改善,活动灵活性大幅提升。
淋巴水肿是一种由于淋巴液回流障碍导致的肢体肿胀性疾病。该病不仅会影响肢体外观和功能,还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目前,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而对于病情较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重建淋巴回流通道,缓解肢体肿胀。
余志好指出:“淋巴水肿曾被认为是难以逆转的慢性疾病,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随着超级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像LVA、VLNT这样的手术为特定患者提供了新的治愈或显著改善的可能。关键在于精准的术前评估,筛选合适病例,以及手术团队精湛的显微操作技术。”
上饶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集保守治疗(CDT)、先进外科手术(LVA, VLNT等)于一体,将继续深耕淋巴水肿领域,致力于为淋巴水肿患者提供全周期、个性化的精准医疗护理服务,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余志好
上饶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2009年开始从事手足显微外科专业。2013年参加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显微外科培训班学习,2015年5月参加手足显微外科论坛举办的皮瓣高级研修班学习。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慢性创面专委会委员、小关节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华东手外科学会委员,中国显微外科联盟讲师团成员,江西显微外科分会委员,江西整合医学会急救创伤委员会委员等,2019年荣获“上饶好医生”荣誉称号。2024 年参加中国超级血管吻合大赛二等奖。从事手足显微外科、修复重建工作16 年。擅长断肢、断指、断趾等器官再植,手指再造技术,四肢创面缺损皮瓣修复,慢性骨髓炎、2型糖尿病足、压疮创面修复,多指(趾)畸形,四肢疤痕松解,周围神经修复和松解等领域。发表国家级论文三篇,SCI 两篇,在《密歇根大学上肢骨折外科学》《下肢重建学》两本书籍担任副主译。
叶小健
上饶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第一作者发表SIC一篇,国际期刊一篇,完成省级基金一项主要从事手足显微外科工作
通讯员:刘薇
编辑:李怡蓓
初审:徐汤灵 | 复审:祝宇杰
终审:徐华